在表面处理领域,TICN(碳氮化钛)涂层与DLC(类金刚石)涂层因其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刀具、模具及精密零件。两者核心差异体现在材料结构、工艺特性和应用场景上。
材料特性对比
DLC涂层以非晶态碳结构为主,通过PVD或CVD工艺形成,硬度可达2000-4000HV,摩擦系数低至0.1,具备优异的自润滑性和绝缘性。其颜色从黑色到彩虹色均可定制,厚度通常为1-5μm。TICN涂层则为多层陶瓷结构,硬度约3000HV,呈紫金色,厚度范围2-8μm,更侧重耐高温性(可达800℃),但摩擦系数较高(0.4-0.6)。
工艺差异
DLC涂层采用低温PVD工艺(150-300℃),适合铝合金、钛合金等热敏感材料,支持24小时连续开炉生产。TICN需高温反应(400-500℃),对基体热影响较大。现代DLC生产线可复合氢化或金属掺杂技术(如DLC-F、Ta-C),进一步提升结合力或导电性。
行业应用选择
DLC涂层:适用于高精密场景,如医疗器械(防粘性)、光学部件(绝缘性)、汽车活塞环(耐磨性)。10条生产线规模的企业可提供试样验证,满足模具、卷针等复杂件需求。
TICN涂层:多见于切削刀具(如钻头、铣刀)和冲压模具,其多层结构可平衡韧性及耐磨需求。
成本与验厂服务
DLC涂层价格较高,但寿命可达TICN的2-3倍。专业供应商支持验厂审核,并提供工艺温度、膜厚等参数定制。例如,东莞地区部分企业已实现DLC 2.0工艺,将硬度提升至5000HV以上。
选择时需综合考量基材特性(如铝合金需低温工艺)、工况条件(腐蚀/高温环境)及成本预算。对于要求低摩擦、生物兼容性或电磁屏蔽的场景,DLC涂层更具优势;而重型切削领域TICN仍是经济之选。
【责任编辑】小编